校级重点学科——医药经济与管理

发布时间:2015-12-02浏览次数:2411

医药经济与管理学科是经济管理与医药交叉的学科,属于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有明显特色与创新,发展潜力良好。本学科以南京中医药大学浑厚的医药文化为基础,为医药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培养具有坚实医药经济与管理知识和掌握现代经济方法论与管理技术、符合医药事业发展的高素质医药经济与管理人才。本学科已形成医药经济、医药国际贸易、卫生经济与管理、产业经济4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注重医药卫生领域与经济管理研究的结合与交叉,特色与创新明显,有较多国家级、省部级项目支撑。

本学科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6名,博士10名,形成了学历年龄结构、师资职称结构和知识学缘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团队中有4人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近几年,本学科教师承担学术研究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10多项。本学科教师以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共计发表论文30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22篇,承担教学改革项目5项,获教学成果奖项7项,获学术奖励4项。本学科主要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及医药经济与贸易、卫生事业管理等方向研究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学生培养质量高,综合素质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近三年总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深受社会和市场的好评。2011-2014年每年均有1篇毕业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二、三等奖。2011-2014年连续4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

   学科建设一方面围绕已有课题、研究成果,运用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挖掘出新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寻找医药经济与管理研究的盲区,运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方法,紧密联系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填补学术上的空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真空问题。学科拟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学术方向,今后研究方向主要在以医药经济、医药国际贸易、卫生经济与管理、产业经济为主的领域。

   方向一:医药经济

   依托中医药院校的良好氛围与深厚知识底蕴,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实际,展开与医药发展与政策相关的教学与研究,掌握相关的前沿理论与信息,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本方向的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战略研究,围绕目前面临的紧迫性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二是探索医药产业创新机制的研究,目前,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科技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缺失适应医药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等因素,制约着医药科技的进步,阻碍医药产业的持续性创新。三是着重突出中医药的政策研究。综合运用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采用系统方法,控制方法、社会实验方法、信息方法、案例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借鉴西方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成果,系统研究政策学基本理论与中医药的结合与实践。

   方向二:医药国际贸易

   本方向致力于培养具备经济贸易学、医药企业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医药科学基本理论,具备医药市场策划、医药贸易与营销、药政管理、药品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医药市场和药品流通、使用、管理领域从事医药贸易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医药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其贸易规律的研究也同样受到普遍关注。在把握医药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医药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国际医药市场及其监管基础上,分析影响医药国际贸易的产业政策及外贸政策,探讨经济全球化对医药贸易的影响、医药产业国际化、医药知识产权、医药服务贸易、医药跨国经营等问题。

   方向三:卫生经济管理

   本方向研究工作将医药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紧密结合,形成独特的方向体系。针对卫生领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建立各种专题,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社会学、行政学等学科理论,采用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系统方法、社会实验方法、案例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卫生领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相关卫生经济政策。

   方向四:产业经济

本方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结合目前产业经济学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展开相关研究,以求使研究更具价值和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方向研究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理论,采用专家咨询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借鉴产业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探讨和研究产业发展规律。目前本方向人员所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产业转移的碳溢出效应研究。(2)产业集群和产业竞争力研究。(3)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4)产业布局研究。

学科带头人:熊季霞副教授

Baidu
sogou